1993年,學有所成的黃仁勳立下了宏偉的人生目標,他決心要打造一個圖形芯片帝國。
同年,受到卡通化電腦遊戲的啓發,他攜手克裏斯馬拉喬夫斯基(Chris Malachowsky,現任英偉達高級技術官)和柯蒂斯普裏姆(Curtis Priem,於2003年退休),於1993年共同創立了英偉達(Nvidia),瞄準了遊戲畫麵市場的潛力。自始擔任首席執行官的黃仁勳,將英偉達的標識紋在了他左上臂,彷彿那是他的信仰徽章。

然而,創業的道路並非坦途,英偉達也曾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遭遇風暴。產品的銷售一落千丈,現金流的緊張,人才的匱乏等問題接踵而至,使英偉達麵臨著巨大的挑戰。然而,經過一係列的改革和融資舉措,英偉達猶如浴火鳳凰,涅槃重生,中本聰擁有多少比特幣?一步步找準了時代的節拍,踏上了成功的徵程。
根據公開資料,英偉達的發展歷程可分為4個階段:
1993年-1997年是蟄伏期,推出的芯片產品NV1和NV2,但由於太特立獨行,和市場主流產品不適配,沒有獲得市場;
1998年-2006年是崛起期,憑借GPU打下市場還是空白的領域,保持強勢地位至今。其中,於1999年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;
2006年-2016年是擴張期,憑借CUDA(即統一運算架構),將GPU的應用從遊戲跨到其他領域;
2016年至今是新爆發階段,AI、自動駕駛、雲計算,加密貨幣挖掘等,各種需要算力的領域都找上了英偉達。
提到創業初期,黃仁勳總會心頭一緊。他直白地說,英偉達剛成立那會兒,差點就倒閉了。「我創立英偉達之前可是很成功的。」他回憶道,「但在英偉達,我可真實經歷了大失敗,那種失敗讓人既羞愧又尷尬。有很多時候,我們都差點兒就沒命了。」
所以,翻天覆地或徹底改變的成功,何曾有過「潑天富貴」?它們都是歷經千辛萬苦、九死一生的磨礪才換來的。然而,一旦攀上成功的巔峯,榮譽、掌聲和鮮花便會如潮水般湧向獲得者。
如今,英偉達已成長為一家全棧計算公司,成為橫貫數據中心、遊戲顯卡、專業可視化、自動駕駛等多個賽道的算力之王。
數據顯示,英偉達以80%的市佔率幾乎壟斷了AI芯片市場。
國盛證券研報則顯示,在數據中心賽道,2023年的AI芯片市場中英偉達出貨量約佔60-70%;在遊戲顯卡賽道,英偉達佔據了消費級獨立顯卡的80%以上出貨量。

英偉達麵對的市場龐大且增長可觀,其在官網表示:「在AI領域,我們的研究成果正在改變總價值達100萬億美元的各行各業,包括遊戲、醫療健康和交通運輸,並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」
在AI芯片領域的成功,也令英偉達掙得盆滿缽滿。在2024財年(截至2024年1月28日止年度),英偉達營收高達609.22億美元,同比增長126%;淨利潤為297.6億美元,同比增長581%。
研究公司Fabricated Knowledge創辦人歐勞林指出,英偉達之所以可以主宰AI芯片製造業,是因為它提供了最好的芯片、最佳的網路設備和最優秀的軟件。「正因為英偉達佈局足夠早、生態構建時間足夠長,其他芯片想要喫下這塊大蛋糕要麵臨著軟件遷移存在隱性成本,而這並不是一件易事。」歐勞林表示。
得益於傑出的貢獻,黃仁勳近日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,並被《時代》週刊評選為2023年全球AI領袖。美國知名股評人吉姆克萊默近日更是對其贊不絕口,認為黃仁勳是有史以來最偉大CEO,超過馬斯克。吉姆克萊默還表示,黃仁勳比馬斯克更具遠見,創造了工業革命。
財富方麵,在2023福佈斯美國富豪榜中,黃仁勳以407億美元財富數位列第17位。另根據Forbes實時富豪榜顯示,黃仁勳身家本週四躍升96億美元,至694億美元。這一變化,將使他的財富超越中國首富、農夫山泉(09633.HK)創始人鍾睒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