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另一個對市場來說更重磅的,是由英偉達牽頭,包括三星、ARM、愛立信、微軟、諾基亞、英偉達、軟銀等11個初始成員,共同組織建立的AI-RAN聯盟亦於當日在巴塞隆納MWC2024成立,宗旨為的是技術創新,在即將到來的6G時代搶佔更有利的地位。
這個聯盟一開始就打高端局,初始成員幾乎集合了國外半導體、電信、軟體等領域巨擘。
這麼多大佬聚在一起,要做的事情,它能小嗎?
可以預計,這個聯盟的成員規模肯定會越來越多,它們發起的能量,絕對足夠對全球AI產業產生撼動。
例如聯合設計AI晶片、打造產業鏈配套工廠、開發應用、設計標準等等,都會有比以往單打獨鬥時有更高的效率,而這必然也會加速推進AI的進化速度。
這些成員,尤其英偉達,必然是獲利最多的一批。
去年以來,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科技巨頭,都在瘋狂搶購英偉達的AI晶片,其實一個完整的AI體係,除了晶片,還要有配套的伺服器配套、算力儲存、軟體和數據等,這些都肯定會迎來爆炸性投資建設擴張。
前不久,黃仁勳在財報上說,“加速運算和生成式AI已經達到了引爆點。全球各地的公司、行業和國家的需求正在激增。”
根據Trend Force集邦諮詢最新預估,以2024年全球主要雲端服務業者(CSP)對高階AI伺服器(包含搭載NVIDIA、AMD或其他高階ASIC晶片等)需求量觀察,預估美係四大CSP業者包括Microsoft、Google、AWS、Meta各家佔全球需求比重分別合計將超過6成,居於全球領先位置。
先前他也提到,在接下來的四、五年內,全世界將擁有價值兩兆美元的資料中心,為世界各地的軟體提供支持,並且所有這些都將加速。
其他科技巨佬也早已明確釋放出要加大投入AI的訊號。
還記得前不久openAI首席阿爾特曼拋出可能高達7兆美元,去搭建AI基礎設施的瘋狂計畫嗎?
還有軟銀CEO孫正義,也打算募集一舉高達1000億美元以創立一家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企業,甚至已經與中東機構做了深入商討。
微軟昨天也發布《人工智慧存取原則》,聲稱將為全球各地的AI開發者提供支援。
穀歌也在卵足勁開發自己的大模型,試圖縮小微軟的差距。
都在熱乎朝天開乾。 。 。
所有這些跡象都無不在顯著反映了關於AI基礎設施的建設,已經確定在全球範圍大舉推進了。
這個大趨勢,真的已經不用再質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