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
獨家洞察 | 科技巨頭競相佈局小語言模型領域,開闢收入成長新賽道

全麵瘋漲!新一輪AI建設熱潮真的來了

今天的A股,再一次出乎意料的強勢。


截至A股收盤,滬深創三大指數大幅收漲,兩市成交接近萬億,超過5千家上漲,門羅幣是什麼?超百股漲停,其中接近或到20CM漲幅的都有數十家。


北向資金今天也大幅淨買入了122.48億,反映市場看漲情顯著。算下來,2月北上資金已經有3次超百億級淨買入,反映出市場擔心去年底大反彈之後資金會撤退的可能並沒有出現,甚至流入似乎顯得更加堅決了。

圖片


引發今天市場大漲的,是AI產業鏈的再一次全麵爆發,貢獻了最多的漲停板和最多的上漲概念。看看ETF,排在最前麵的清一色都是AI、通訊、電腦有關產業板塊。

圖片


這幾天,關於通訊、AI、雲端運算等方麵,全球範圍都不斷有非常重磅的新進展,引發美股,狗狗幣價格臺幣A股等相關概念股不斷爆炸性上漲。


到現在,綜合各方推出的計畫預期來看,越來越讓人確定,從今天開始,AI這個時代的風口,包括AI大模型、晶片、算力及伺服器配套、下遊應用層等全產業鏈,將吹得更猛更持久了。


一個劃時代的新科技紅利,真的在呼嘯而來了。

01

今天的A股漲幅榜中,8成以上的漲停個股,都與AI產業鏈有關。


搞AI晶片的寒武紀、龍芯中科,搞伺服器的紫光股、中科曙光,搞通訊設備的中興通訊、烽火通訊等。還有工業富聯、海光資訊、中芯國際、浪潮資訊等產業鏈巨頭,pi network電腦版漲幅也非常可觀。

圖片


其他產業鏈配套的算力、CPO、半導體、液冷伺服器、封裝設備、大數據等板塊龍頭,無不都貢獻了大量的漲停板。

圖片

消息層麵,引爆市場熱情的重磅利好刺激來自國內外多方麵。


2月26日,MWC2024在西班牙巴塞隆納開幕,美英等10國發表聯合聲明,支持6G原則。引爆市場對6G概念的熱炒。


論6G技術,我國從4G/5G技術路線傳承下來,相關的技術探索、積累,包括形成專利技術,是遙遙領先的。根據統計數據,在2021年,中國的6G專利申請佔比就高達40.3%,位居世界第一。

圖片


我國許多6G技術探索速度很快,2023年工信部提出要全麵推進6G技術研發,並且成功完成了6G赫茲技術驗證,為5G網路的升級和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,這些都是比國外領先的。


當然,美國的科技巨頭如高通、英特爾、蘋果等在6G領域仍有著較強的實力與影響力,日本知名科技企業如NTT、富士通等也在6G領域展開深入研究。


如今這些國家聯合推動6G技術的標準化和促進研發,雖說基本上還在起步階段。但無論如何,這樣可以很好的加速全球範圍新一代通訊網路建設的熱潮。


這可是一個比之前的幾代的建設規模都大很多的新投資。


尤其是那些通訊設備商來說,無論是出口,或是對國內也會跟進的預期,都是值得期盼的極大的新紅利。


而在會議上,華 為舉辦了全套5.5G產品解決方案發表會,並正式發表通訊產業首個大模型。國內三大業者也積極介入,聯合華為、中興通訊等通訊設備巨頭發布與5G-A相關的成果,中興通訊也展示其首款5G-A NTN地基基地臺。馬斯克持有多少狗狗幣


中移動也公佈了5G-A商業化落地的時間表,稱2024年是5G-A的商用元年,將從開始建構5G-A商業模式,爭取2026年底實現5G-A的全量商用。


所以,今天大漲的個股中,大部分都是來自相關通訊設備商。

02

今天另一個對市場來說更重磅的,是由英偉達牽頭,包括三星、ARM、愛立信、微軟、諾基亞、英偉達、軟銀等11個初始成員,共同組織建立的AI-RAN聯盟亦於當日在巴塞隆納MWC2024成立,宗旨為的是技術創新,在即將到來的6G時代搶佔更有利的地位。


這個聯盟一開始就打高端局,初始成員幾乎集合了國外半導體、電信、軟體等領域巨擘。


這麼多大佬聚在一起,要做的事情,它能小嗎?


可以預計,這個聯盟的成員規模肯定會越來越多,它們發起的能量,絕對足夠對全球AI產業產生撼動。


例如聯合設計AI晶片、打造產業鏈配套工廠、開發應用、設計標準等等,都會有比以往單打獨鬥時有更高的效率,而這必然也會加速推進AI的進化速度。


這些成員,尤其英偉達,必然是獲利最多的一批。


去年以來,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科技巨頭,都在瘋狂搶購英偉達的AI晶片,其實一個完整的AI體係,除了晶片,還要有配套的伺服器配套、算力儲存、軟體和數據等,這些都肯定會迎來爆炸性投資建設擴張。


前不久,黃仁勳在財報上說,“加速運算和生成式AI已經達到了引爆點。全球各地的公司、行業和國家的需求正在激增。”


根據Trend Force集邦諮詢最新預估,以2024年全球主要雲端服務業者(CSP)對高階AI伺服器(包含搭載NVIDIA、AMD或其他高階ASIC晶片等)需求量觀察,預估美係四大CSP業者包括Microsoft、Google、AWS、Meta各家佔全球需求比重分別合計將超過6成,居於全球領先位置。


先前他也提到,在接下來的四、五年內,全世界將擁有價值兩兆美元的資料中心,為世界各地的軟體提供支持,並且所有這些都將加速。


其他科技巨佬也早已明確釋放出要加大投入AI的訊號。


還記得前不久openAI首席阿爾特曼拋出可能高達7兆美元,去搭建AI基礎設施的瘋狂計畫嗎?


還有軟銀CEO孫正義,也打算募集一舉高達1000億美元以創立一家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企業,甚至已經與中東機構做了深入商討。


微軟昨天也發布《人工智慧存取原則》,聲稱將為全球各地的AI開發者提供支援。


穀歌也在卵足勁開發自己的大模型,試圖縮小微軟的差距。


都在熱乎朝天開乾。 。 。


所有這些跡象都無不在顯著反映了關於AI基礎設施的建設,已經確定在全球範圍大舉推進了。


這個大趨勢,真的已經不用再質疑了。

03

現在,AI大模型的迭代進化速度堪稱恐怖,sora的推出也意味著商業化落地的窗口越來越近。


當應用端的商業化開始普及,有營收反哺上遊,讓這個產業鏈形成閉環,那麼對上遊的AI基建需求就會迎來指數級的成長,並且越來越快。

圖片


到時候,AI上遊產業這些金礦旁的賣鏟子的,必然是會喫到一波最確定且很大的紅利。


而中遊這些環節,隨著AI開始連接手機、PC、汽車、機器人、智慧家居,工業製造、推動萬物互聯,也會逐漸迎來新一輪的更新換代潮,這裡麵同樣會有非常大的增量機會(當然目前還為時過早)。


IDC發布的2023年《全球人工智慧支出指南》指出,到2027年,全球人工智慧IT總投資規模預計將增加至4,236億美元,五年複合成長率(CAGR)約為26.9%。


我國的信通院發布的《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》中也預測過,單單是算力一塊,全球算力規模到2025年就會達到3300EFLOPS,年化增速高達52.2%,這是成長彈性和確定性都極高的黃金賽道。

圖片


對我國來說,發展AI產業,是非常重要的策略。


今年以來,國家數度召開「推動AI賦能產業煥新」相關的重大會議,明確提出要全力推動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,加速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賦能。地方上也很快跟進,發布了加速搭建AI、算力等產業新高地的政策。


根據IDC、浪潮資訊、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數據顯示,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,數位經濟和GDP將分別成長3.5‰和1.8‰。


所以無論是為了提振經濟、還是經濟結構轉型,或是為了未來科技戰略發展,國家在推動AI產業建設方麵都有充足的驅動力。


這就給國內的企業有了很大的政策確定性和利好預期。


所以,這兩年國內的企業敢於在這方麵發力投入,是許多產業中,極少數還在大幅增加投入的領域。市場也對此願意給於厚望,讓許多AI概念股都喫到了很巨大的上漲紅利。


但可以判斷,隨著AI產業鏈建設浪潮全麵加速,這樣的紅利還有很大空間等待釋放。

04

截至目前,隨著A股走出「八連陽」行情,私募基金的產品清盤壓力隨之驟降,同時疊加做空勢力被巨力出清,強強聯合下,政策底+市場底已經聯袂出現。


不排除在未來一段時間,宏觀環境的壓力傳導下A股可能會繼續步入調整,但AI全產業鏈作為支撐經濟的新動力,它必然會越來越強大。


還是那句老話,這一波紅利,真不要輕易錯過了。(全文完)